教科产融合实训基地如何实现发展新格局:探析辽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动能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科产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职业教育大省,近年来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辽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为基础,结合北京欧倍尔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经验,探讨教科产融合实训基地如何实现发展新格局,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中国教育报

《辽宁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教育新动能》

 



一、辽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状与挑战

辽宁是我国“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辽宁聚焦“一体两翼”建设,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通过组建石油化工、机器人、船舶等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辽宁在推动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辽宁正处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不仅需要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来突破‘卡脖子’技术,更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推动辽宁制造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辽宁省教育厅厅长王庆东介绍,辽宁依托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组建了2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辽宁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够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模式仍需优化。

 

二、北京欧倍尔实训基地建设经验的启示

北京欧倍尔在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欧倍尔实训基地建设采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3D虚拟仿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智慧实训基地。其核心内容包括:


1.线上培训空间建设:通过网络培训考核管理平台、移动端员工技能培训平台以及配套的仿真资源和培训体系,实现远程教学与自主学习。

 1737690212269474.png


2.线下实训基地建设:涵盖物理空间布局、硬件实训装置和培训课程,包括安全警示教育、设备维修维护、化工单元装置实训等内容。

 1737690253938075.png

 

这种“互联网+”实训模式不仅提高了实训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实操能力。

 

三、北京欧倍尔实训基地建设案例

1. 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

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位于淄博大学城内,主要包括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淄博分院、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淄博分院、淄博研究院、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等。校园北侧总建筑面积8.65万平方米的实验实训楼,设置了4000余平米的虚拟仿真实训区,科技感十足。该区分为六大中心、一平台,由北京欧倍尔负责建设,可同时容纳600余名师生线下学习。基地建设内容:安全体验中心、化工综合实训中心、远程智慧实验装置中心、危化实训中心、化工单元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1737690291922211.png

1737690291462480.png


2.上海大学实验室安全实训中心

上海大学实验室安全实训中心构建“基础安全体验馆、虚拟仿真培训平台和专业实验体验空间”三位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按照功能共划分个人防护用品展示区、心肺复苏体验区、安全文化展示区、虚拟仿真体验区、沉浸式VR体验区等11个区域。

 

1737690331895097.png

1737690331269813.png


教科产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辽宁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并完善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北京欧倍尔的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实训基地,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能。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商梦建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