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紧扣新专业标准与“双高计划”新要求

引言 | 新专业标准与“双高计划”协同推进,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新方向,也提出了更严格的刚性指标。



2025年国家新专业标准与第二期“双高计划”协同落地的背景下,职业院校面临着一个严峻挑战如何建设真正符合“场景真实性”和“数字化实训覆盖率”刚性指标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传统实训基地建设往往陷入资源碎片化、场景脱节化、技术浅层化的困境。据统计,目前仅有30%的实训基地能模拟企业真实生产环境,60%的实训项目停留在基础操作层面。本文以北京欧倍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为例,从此政策角度出发,了解如何进行标准满足下的实训基地建设。
 
01 政策锚点:新专业标准与“双高计划”的双重指引
2025年国家新专业标准首次将“实训基地场景真实性”和“数字化实训覆盖率” 纳入专业建设刚性指标,明确要求实践教学学时占比不低于60%。与此同时,第二期“双高计划”将“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列为“金基地”建设核心任务,提出“资源整合、场景再造、技术赋能、制度保障”的四维建设路径。
两项政策共同指向一个目标:推动实训基地从“教学辅助场所”升级为“产教融合育人载体”,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政策要求实训基地必须同时满足教学、培训、考核等多重功能,这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明确标准。


02 场景创新:打造高度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
北京欧倍尔在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的实践中,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无缝对的实训环境,实现了全时空教学与资源共享。其打造的智慧化工园区实训基地,整合了安全体验中心、化工综合实训中心、远程智慧实验装置中心、危化实训中心等多个功能模块,高度还原真实生产场景。
在江西星火化工实训基地,北京欧倍尔建设了化工单元实训区、危化品工艺实训区等多个专业区域,设备先进、环境安全舒适,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真实经验。这种场景真实性建设思路,直接响应了新专业标准对实训环境真实性的刚性要求。
 
03 技术赋能:构建数字化实训新生态
北京欧倍尔将物联网、大数据、VR及3D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了“数字远程实训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数字化实训体系。虚拟仿真技术有效覆盖了80%的高危、高端、高频岗位,实现了“零风险、高仿真、反复练”的实训效果。 
这与2025年新专业标准中“数字化实训覆盖率”的要求高度契合。北京欧倍尔的智慧实训基地网络平台,实现了培训资源的智能化调度,提高设备利用率与管理效率。平台的移动学习功能,让师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学习,突破了时空限制。
 
04 课程体系:对接产业需求的资源库建设
北京欧倍尔构建了涵盖2000门以上化工安全相关课程的线上培训平台,课程形式多样,包括理论讲解、视频演示、虚拟仿真软件等,可满足不同专业、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湖北丹江口实训基地,北京欧倍尔参与了包含安全体验类实训区、公共科目实训区、危化工艺实训区等在内的全面建设,使丰富的课程资源与实训设备相得益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随着2025-2029年产教融合政策的深入实施,只有那些能够将真实设备、虚拟仿真、课程体系与运营机制有机融合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解决方案,才能满足新专业标准与“双高计划”的双重要求。北京欧倍尔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运营管理、升级设施环境,为高校提供了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正在助力院校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